沈祥春,二级教授,药学博士,中药学博士后,美国Texas A&M HSC客座副研究员,我校博/硕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我校副校长、省部共建药用植物功效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教育部高等学校药学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主要从事心脑血管药物药理、功能小分子物质化学生物学和药学教育研究。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教育部新世纪人才、贵州省I类省管专家(核心专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项、省部级项目30余项。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200多篇。主编、参编各类教材6部。获得贵州省科技进步奖3项,贵州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奖2项,研究生教学成果奖2项。
梁冰,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我校药理学教研室主任,贵州省千层次创新型人才,中国环境诱变剂学会风险评价专业委员会委员,贵州省药理学会理事。先后主持国家级和省级课题14项,参编专著1部,教材3部,共发表科研论文50余篇。获贵州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项,参等奖1项,校级教学成果奖2项。曾赴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和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研修学习。主要研究方向:①环境因素与代谢性疾病发病的关系以及药物研发。②新药筛选。
联系方式:bliang163@163.com
刘刚,药理学博士,我校副教授,硕士/青年博士生导师。2014年博士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2014-2016年在浙江大学医学部从事博士后研究。
研究方向:从事抗血小板药物筛选,血栓与止血研究,利用转基因小鼠结合多组学研究方法,探索血小板粘附和激活过程中的关键调控蛋白和分子机制,寻找抗血小板和抗血栓靶点。相关工作发表于Molecular Nutrition & Food Research、Thrombosis Research、Journal of Translational Medicine、Thrombosis and Haemostasis、Frontiers in Pharmacology等国际刊物,目前共发表SCI论文16篇,其中以(共同)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发表6篇。
主持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贵州省科技厅项目2项,其他省市校级项目6项。指导贵州省大学生大创项目3项(国家级1项,省级2项)。
联系方式:liug@gmc.edu.cn/lxgx0187@163.com
叶兰,药理学博士,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2006年博士研究生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bat365官网登录入口机能学实验室主任,兼任中国中西医结合活血化瘀专业委员会中药药理专家委员会委员、贵州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核查员。
研究方向:从事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与脑出血的发病机制及其防治研究。2014年9月-2015年9月在美国Loma Linda University神经病学实验室做访问学者。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Journal of Infection,Journal of Cerebral Blood Flow & Metabolism,Journal of Stroke &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Experimental Neurology等国际期刊,目前以(共同)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科研论文SCI 10余篇,中文核心期刊近30篇,参编《药理学》第二版(全国普通高等教育临床医学专业5+3“十三五”规划教材)、《中药药理学》、《机能实验学》、《中药临床处方用量控制》等教材著作。指导学生申报获批全国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多次荣获省级,市级奖项。
主持项目:主持了多项省部级科学基金、校企联合横向课题等项目。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探索调控相关信号通路对乳鼠生发层基质脑出血血脑屏障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的探讨。
联系方式:frogyl266@163.com
张彦燕,医学博士,教授,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任中华中医药学会青年委员,中国药学会首届千人青苗委员,中国民族医药协会民族医药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贵州省医药行业协会理事,贵州省高层次创新型千层次人才。
研究方向:主要从事心血管药物药理学、民族药药效物质基础与机制研究工作工作。作为核心技术骨干参与了多个创新药物的药理毒理研究,中药创新药物评价。研究工作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PHARMACOL RES、FOOD CHEM TOXICOL、INT J MOL MED、J Cardiovasc Pharmacol等期刊发表科研论文60余篇。作为主要完成人获贵州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贵州省医学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第一完成人获贵州省医学科技三等奖1项。
主持项目: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项目3项,贵州省科技厅科技支撑计划1项,贵州省基础研究计划2项,市厅级项目3项。
教学工作:在教学中注重实践教学,侧重于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作为主要完成人获贵州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贵州省研究生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以副主编参编全国普通高校十四五药学类规划教材《临床药物治疗学》,编委参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国家医学教育题库(药学专业题库)》、科学出版社“国家级十三五规划教材(药学类)《药理学》”教材。
许键炜,男,中共党员,副教授,苏州大学医学细胞与分子生物学博士,我校药学及临床医学青年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协和班”导师。国家外专局项目访英学者,中国药理学会青委会委员,贵州省及贵阳市科技专家库专家,贵州省药学会生物制剂与疫苗专委会委员,我校附属医院干细胞临床研究机构伦理委员会委员,我校组织工程与干细胞实验中心综合管理办公室主任。
主要从事干细胞基础与临床转化应用以及抗炎药理、民族药开发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贵州省科技厅、卫健委、中医药管理局、教育厅、贵阳市科技局等科研及教研项目20余项。在学术刊物上发表科研、教研论文50余篇,其中SCI 收录10余篇。先后完成或正在开展:间充质干细胞迁移、分化调控机制研究,脐带及骨髓、牙髓等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治疗佐剂性关节炎、肝纤维化、缺氧缺血性脑病、脊髓损伤、抗衰老及其机制的实验研究及临床研究。民族药蟾衣、吉祥草、黄精、腹水草、清肺排毒汤等抗炎、抗衰老研究。副主编或参编人民卫生出版社、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等国家“十三五”、“十四五”规划教材《药理学》5部,参编贵州人民出版社专著《贵州省基层卫生人员合理用药指导手册》1部。获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及生命科学竞赛指导教师奖全国三等奖1项、贵州省三等奖2项,优胜奖3项,全国抗炎免疫药理学术交流会青年优秀论文奖1项。多次荣获我校优秀教师、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联系方式:363912577@qq.com
张晓燕, 女,湖北籍,副教授, 医学博士, 硕士研究生导师, bat365官网登录入口药理学教研室教师。
研究方向: 1) 肿瘤药理, 2) 抗肿瘤药物开发, 3) 临床中医名方验方研究。
主持项目:主持、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贵州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 贵州省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省级课题10余项。迄今在国内外药学学术期刊发表研究论文40余篇。培养硕士研究生、本科毕业实习生多名。承担医学、药学等专业的《药理学》、《临床药理学》等课程的教学工作。
联系方式:zhangxy(at)whu.edu.cn
徐旖旎,民族药药理学博士,我校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2018年毕业于我校。
研究方向:心血管药理学。
主持项目:贵州省省级课题4项,指导我校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3项。参与获得贵州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贵州医学科技奖一等奖、贵州省第二届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三等奖、贵州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自然科学奖三等奖、贵州医学科技奖三等奖各1项。
联系方式:605446623@qq.com
周振,医学博士,我校药理学教研室硕士研究生导师, 我校附属医院副主任药师,贵州省高层次人才,贵州省优秀药师称号。2012年硕士毕业于我校(药理学硕士),2020年博士毕业于我校(医学博士);
研究方向:从事于肿瘤细胞耐药及逆转耐药的机制研究,已发表SCI文章11篇,总影响因子48.721分,有关B细胞疾病的一作SCI文章3篇,其总影响因子17.585分,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获得贵州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恶性血液病化疗耐药的机制研究)。近三年主持贵州省科技厅自然科学项目一项,贵州省卫健委联合课题一项,贵阳市和白云区科技项目各一项。
联系方式:623219198@qq.com
陈虹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博士,我校副教授,青年硕士生指导教师。2021年毕业于南京医科大学,同期获国家留学基金委(CSC)资助进入新加坡国立癌症中心做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集中研究慢性炎症在疾病恶性进程中的作用与机制;利用天然产物作为分子探针,深入挖掘潜在炎症调控分子,为后续药物临床转化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相关工作发表于Chemical Science, Cell death & disease, European 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 BBA- Molecular Basis of Disease, Toxicology Letters等国际刊物,目前以第一(共一)作者与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12篇。
联系方式:chenhongjin@gmc.edu.cn